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福建日报》:创新支撑,转换动能再出发
所属栏目:媒体报道 发布时间:2016-08-22 浏览次数:2822次

本报讯   全省县域发展“十强”福清,发力供给侧改革,以延伸壮大产业链为抓手,以补短板为着力点,优化供给结构,创造有效供给——

行走在福清大地,处处都能感受到创新驱动的热潮:

在元洪投资区,“亚洲最大、全球第二”的珠光颜料生产企业坤彩科技年产三万吨珠光材料项目刚竣工,设计年产3万吨汽车、化妆品等高端专用珠光材料;

在融侨开发区,总投资300亿元的京东方8.5代面板项目主体结构已封顶,预计明年6月底投产,将补齐福州乃至福建省电子信息产业“缺芯少屏”中“屏”这块短板;

围绕“供给侧、结构性”两个关键点,福清政企携手,实施创新驱动,推进转型升级,改善供给结构,扩大有效供给,从而真正转换经济增长动能,实现稳健发展。

抓创新,抢高点,转换经济增长动能

发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为了有效解决增长动力问题,而创新是引领发展第一动力。基于此,福清提出把创新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贯穿于产业转型升级全过程。

福建坤彩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公众眼里名不见经传,但在精细化工业界却赫赫有名。因为,很多高端的汽车、化妆品都离不开它的产品——珠光颜料。

在坤彩展示厅内,一款紫色的汽车引人注目。可走近一看,车身竟变成蓝色,换个角度再看,又成了绿色。这辆会“变色”的汽车,其实是在车身油漆中添加了一种“珠光颜料”。

这种以矿物质云母和钛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粉末,因添加的钛量有别,在不同的光线下,能呈现不同的颜色。这种汽车级珠光颜料,目前全球仅3家企业能生产,坤彩就是其中一家。

凭借全球最先进的智能化珠光材料生产线,坤彩已成为“亚洲最大、全球第二”的珠光颜料生产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中高端车辆,并挺进化妆品、手机等领域。公司董事长谢秉坤说:“正因为自主创新,我们才能抢占全球行业制高点,赢得市场先机。”

福耀玻璃始终挺立潮头,缘由何在?同样是创新驱动。依托“多品种、小批量”的柔性生产,福耀走在全球同行业前列:同一条生产线,可实现数十种不同汽车玻璃的生产,一个车间一年累计可生产上万种不同的汽车玻璃。

创新是生命,也是商机。

81-2日,《轻质物理强化玻璃》和《建筑用安全玻璃第2部》两项玻璃国家标准审查会在位于福清的福建新福兴玻璃有限公司举行,彰显了福清玻璃产业在全国同行业中的地位。

截至目前,福清已有7家企业先后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19项、行业标准15项、地方标准2项,有力提高了福清企业在技术标准领域的话语权,而这无疑是潜在的经济效益。

作为创新主体,福清企业加大投入,2015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17亿多元,占GDP2.19%,约占全福州市总量的四分之一。

补短板,铸链条,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福清拥有电子信息、玻璃等优势产业,福耀玻璃、捷联电子等龙头企业。然而,从整体上审视,福清产业“拼技术、拼创新”的相对偏少。

产业短板,就是发展“痛点”。着眼于此,福清大力推进“补链、延链、壮链”,提供有效供给。

电子信息产业是福清支柱产业,但最重要的原材料之一——面板,长期依靠外地供应。这种状况即将根本性改变。

去年10月,总投资300亿元的京东方8.5代面板项目在福清动建,预计明年6月底投产,达产后产值可达175亿元。“大块头”带来大聚集,京东方已带动东旭光电等10多家上下游企业落地福清。

上游企业来了。今年3月,总投资70亿元的东旭光电项目在福清开建,预计明年二季度建成投产。这是国内首条8.5代液晶玻璃基板生产线,达产后可形成年产玻璃基板540万片的生产能力。

下游企业来了。福建中安环保科技公司负责处理废液的项目加紧建设。公司董事长庄志说,他们是京东方的合作伙伴,跟着来到福清投资,将回收京东方投产后产生的废液,利用自主研发的废水处理工艺变废为宝,年产值可达两三亿元。

“京东方8.5代面板项目的建设,将推动福清乃至福州显示产业由终端制造为主向全产业链生产转变。经几年发展,在福清,仅一个显示器产业集群,一年产值就有望超过千亿元。”福州京东方光电公司负责人说。

正在崛起的千亿产业还有落地江阴开发区的化工新材料产业。

随着福州一化、二化搬至江阴半岛,福清因势利导,有意培育壮大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化工新材料产业。

央企进驻。由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公司旗下企业联手福州耀隆化工合资成立的福建天辰耀隆新材料有限公司,落地江阴,生产纺织化纤的上游紧缺产品——己内酰胺。“我们单条生产线的年产能20万吨,是全国单线产能最大的,目前满负荷运转。”公司党委副书记王灏说。

民企布局。总部位于福州的中国软包装集团是全球最大的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 (BOPP) 生产企业,但上游原料——聚丙烯一直控制在别人手中。为此,他们选址江阴,投资150亿元建中景石化科技园,建三套250万吨/年聚丙烯装置和两套200万吨/年丙烷脱氢制丙烯装置,目前,一期年产35万吨聚丙烯项目已投产。“有了原料,我才真正有话语权。”集团董事局主席翁声锦说。

建平台,借智力,“融聚英才”激发活力

发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是灵魂,人才是根基。作为县级市,本土人才不多,怎么办?福清“两手抓”,一方面,搭建平台,推出利好政策,“筑巢引凤”;另一方面,对接各类科研院所,借力引智,“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福清市科技局局长林孝辉说,近年来,依托电子信息、化工新材料、玻璃等产业集群,实施“融聚英才”计划,延揽四方英才,其中有院士2名。

位于福清上迳镇的福建天马科技公司,创立仅15年,但已是我国水产饲料行业龙头企业,其生产的鳗鲡配合饲料产销量居世界首位,主营的石斑鱼、大黄鱼、鲑鳟等特种水产动物的配合饲料产销量居全国前列。“我们发展取得一点成绩,除了自身努力,也与院士专家贡献的智慧密不可分。”天马董事长陈庆堂说。

除长期与厦门大学、上海海洋大学等院校开展合作之外,天马还有自己的“智囊团”——科技专家委员会。今年3月,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桂建芳挂帅的第二届科技专家委员会开始运作,委员都是国内知名的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水产养殖学、水产病害学等领域专家学者。

借力引智,给力发展。天马累计获得授权发明专利39项,拥有的专利数量在我国特种水产饲料行业位居前列,其中玻璃鳗配合饲料等多项产品(技术)填补国内空白。201512月,我省唯一一个特种水产配合饲料重点实验室落户天马集团。

在一些地方,创新活动随机、分散,整体效能不高。为破解这一难题,福清引导院校、社会的创新资源向企业聚集,将创新成果与企业生产有机融合,在生产线上产生效益。目前,全市72家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比如,亚洲最大的箱包企业——祥兴集团,跟福建师范大学合作开发的抗菌性微孔改性EVA技术,首次将抗菌技术应用在箱包背幅系统中,大幅提升箱包附加功能;跟福塑科学技术研究所合作开发的轻量化改性硬壳箱技术,成功应用于旅行箱生产中,使箱体重量下降20%,材料成本下降30%

创新无止境。“我们清醒地看到,福清发展还存在经济转型步伐不快、新兴产业支撑作用尚未形成、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下一步,我们将把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工作主线,坚持问题导向,破解瓶颈问题,推动产业发展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为建设更具实力的‘大福清’提供有力支撑。”福州市委常委、福清市委书记王进足说。

本报记者 段金柱 赵锦飞 通讯员 陈苗 实习生 李心玫

本文链接:http://fjrb.fjsen.com/fjrb/html/2016-08/21/content_9552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