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服务与支持 >  技术资料

服务与支持

SERVICE & SUPPORT

海水养殖鱼类疾病的防治
所属栏目:技术资料 发布时间:2016-12-29 浏览次数:2099次

一、鱼病的种类和防治

(一)细菌性肠炎:鲈鱼、真鲷、黑鲷鱼苗、成鱼均有发生。

症状:病鱼不摄食,腹部膨胀,轻挤腹部有白浊物流出。解剖发现肠里无食物,肠道脓肿,腹腔有积水。主要发生在89月高温期,可引起鱼大批死亡。

防治措施:(1)饲料中添加呋喃唑酮,每公斤饲料添加1.5克,连喂57天;(2)投喂新鲜的小鱼虾;(3)网箱周围挂漂白粉药袋,3天以后死亡数量减少,1周后基本恢复正常。

2.细菌性突眼病:发生于真鲷。

症状:病鱼一侧或两侧眼部向外突出,严重的眼内出现气泡,眼睛脱落。镜检眼睛发现大量孤菌。

防治措施:(110ppm的白霉素浸泡30分钟,连用3次。(2)每千克饲料中添加土霉素3克,连喂57天。

(二)寄生虫引起的疾病

1.车轮虫寄生:发生于越冬鲈鱼。

症状:鳃粘液增多,鳃丝颜色变淡、不完整,病鱼体发暗,游动缓慢或失去平衡。镜检鳃丝发现有小型车轮虫。此病可导致鲈鱼大量死亡。

防治措施:用1ppmCUSO4浸泡病鱼30分钟,水温降至1℃时,浓度增加至8ppm。浸泡时同时加白霉素10ppm或氯霉素5ppm。浸泡后症状较轻的陆续恢复正常。

2.隐核虫寄生:发生于鲈鱼、黑?

症状:病鱼游动缓慢,体色变暗,鳃部粘液增多,鳃丝颜色变淡,有小白点。镜检发现有隐核虫寄生。

防治措施:用100ppm的福尔马林浸泡10分钟,或用淡水浸泡20分钟,浸泡时加上510ppm的氯霉素。浸泡后绝大部分恢复正常。

3.双阴道吸虫寄生:发生于鲈鱼、真鲷、黑?

症状:病鱼离群,鱼体色泽暗淡,有的失去平衡,鳃部粘液增多,鳃丝变淡,有褐色斑点。镜检发现有双阴道吸虫。

防治措施:用淡水或8%的盐水或100ppm的福尔马林浸泡10分钟,均可使虫体脱落。

4.锚头虫寄生:发生于黑?

症状:病鱼离群,鱼的吻部,鳍膜及鳃部,寄生体长12mm的寄生虫。寄生数量多时,呈绒毛状。这些寄生虫破坏鳃的上皮,引起鱼的继发感染,造成死亡。

防治措施:用1ppm的敌百虫浸泡10分钟,或用100ppm的福尔马林浸泡10分钟,都可使虫体脱落。浸泡3天后,病症较轻的鱼即可恢复正常。

5.淀粉卵甲藻寄生:发生于河豚、真鲷鱼。

症状:病鱼不摄食,体色发黑,离群游动,吻部出血,鳃部粘液增多,颜色变淡并有白色斑点。镜检可发现鳃部、鳍及皮肤表面生有大量黑色的淀粉卵甲藻营养体。此病可引起鱼大量死亡。

防治措施:每天用硫酸铜、硫酸亚铁0.7ppm浸泡30分钟,连用3天,或用淡水浸泡30分钟,隔天洗一次。

(三)营养性疾病

黄脂症:发生于鲈鱼、真鲷和河豚。

症状:病鱼游动缓慢,体色暗淡。解剖发现肝部块状黄变,胆管黄绿色膨大,腹部脂肪块状黄变。

防治措施:投喂鲜饲料,并添加维生素C和维生素B。可缓解病状,但痊愈困难。

(四)病毒性疾病

1.淋巴性白血病:真鲷患此病。

症状:病鱼失去食欲,多在水面游动,死后沉底。极度贫血,体色白化,呈灰至灰白色,鳃的颜色由浅红到白色,肝脏多呈绿肝,或由暗红色变成粉红色、褐色斑纹。多在低水温期流行。

防治措施:初步认定由病毒引起,受弧菌继发感染,出现溃疡症。可用抗菌素预防,投喂复合维生素。

2.淋巴囊肿病:真鲷、鲈鱼发现此病。

症状:病鱼头部、躯干皮肤、鳍及尾部附生单个或成群的小珍珠状或水疱状肿胀物。病鱼的淋巴囊肿不成集团,而成分散状,周围有发达的黑色素细胞,外呈小黑点状,感染率可达30%。此病易受细菌继发感染,高水温期流行,不致死,病毒自囊肿破裂处散出或感染其他鱼。

防治措施:可用防治细菌病方法处理,目前尚无其他好的治疗方法。